展南邵张氏祠堂探轶

发布时间:2014-02-08 20:54:10

 祠堂为"祖先栖神之宅",是供奉列祖列宗神主的地方。建造祠堂是舟山人崇拜祖先的一种高级形式。清民时期,普陀城乡大都建有族姓祠堂、大堂前等,差不多每个村庄就有二三家祠堂或大堂前。这些祠堂通常都建在以血缘和地域为特征的家族聚居地或村落之中。因此,祠堂成为族人联谊活动和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及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祠堂敬宗收族等功能虽然在逐步丧失,但她对于远离故土的海外族人来说,仍然是他们与故土、先祖血脉相连的纽带。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和岁月的推移,古老的祠堂文化及载体--祠堂建筑已凤毛麟角。目前,普陀地区仅存的几十处清民祠堂中,除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展茅翁氏宗祠外,其余几十处古朴典雅、具有悠久历史的祠堂恐怕就少有人知了。可喜的是,随着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全面推进,像始建于清代早中期的展南邵张氏祠堂,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的关注。近来,笔者受有关部门之邀,对展南邵张氏祠堂作了一次初步考察。令人叹为观止的张氏祠堂虽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除五十年代垂裕堂及张名振专祠等因年久失修自行坍塌拆除,六十年代复裕堂毁于火灾外,现存的基本完好,魅力不减当年。它们不仅是展南邵一道绮丽的景象,也是一曲普陀历史文化的颂歌。

祠堂深处,缥缅着张氏源流


普陀张氏,主要分布于舟山岛东部的南岙、邵岙、大展张家、陈家后、田公岙、大使岙等十余个行政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统计有2.4万余人,为普陀第一大姓。张姓聚居地的张家、南岙、邵岙,是明季张氏迁居普陀的肇基之地。为此,早期的一些张氏祠堂都建筑在大展、南岙、邵岙三个村庄。每到春节祭祖时,舟山岛上十几个村庄的张姓子弟及外地族孙纷纷赶赴展南邵,杀猪宰羊,祭拜祖先。祭祀之时,敲锣打鼓,爆竹齐鸣,香烟缭绕。春节期间,展南邵三族代表均要"互拜祖宗"。清明、冬至三族代表也要轮流参祖。这种习俗大约从清朝早中期延至民国,社会上展南邵张氏之称也实出于此。

  历尽百年沧桑的复裕堂、百忍堂是展南邵张氏十来处祠堂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据说,春节时百忍堂的前厅贴有门联,曰:"孝友传家,承百忍之风规,居同九世;诗书裕后,诵十章之鉴录,宝重千秋。"

  复裕堂过年也贴有门联,曰:"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南岙村志》)。百忍堂门联指的是寿张县(1964年撤消,并入山东阳谷县和河南范县)人张公艺,九代同居,互相容忍,互相谅解,以"百忍"格言治家的历史。复裕堂门联的意思是为传承家族的道德基业,张氏子孙对"仁义孝悌"等世传的道德标准,不可不格外珍视。关于展南邵张氏祠堂所祀的张姓先祖,张氏族裔不断地强调说,其中就有百忍治家格言的创始人张公艺。展南邵张氏为何以上述对联作为他们宗族重要建筑祠堂的门联?张公艺真的是展南邵张氏的先祖吗?

  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因素,一开始都苦苦没有找到相关资料,而最为关键直接的史料镇海《张氏宗谱》,在文革期间"破四旧"中已经"失踪"。在一筹莫展之下,只好在民间调查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纷繁的调查中,在张家村百忍堂前厅墙门南侧找到了一通张氏宗祠碑。此碑高2.45米,宽1.45米,楷书阴刻,民国十三年(1924)张绍铭撰文并书。碑中开头虽有"窃吾族张氏始祖,自河南迁定,垂二百年" 的记载,但接下去的碑文中又说:"统系失传,无由查考"。可见此碑的记载只证明展南邵张姓是从河南迁至舟山,没有说明出自何支系统,这跟南邵张氏族人所说的出自"清河衍派"显然很难确定是同一支派。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邵岙走访时,发现一张姓老汉的《张氏祖史》手抄本后才得到证实。抄本不但记述展南邵张氏源出"清河百忍堂"的重要历史,并在《张氏渊源序》中还有张氏入舟山前后的迁居情况:"根据大展张家高道地志显公与大使岙第八份守逵公抄本所记,始祖右才公生于明朝正德三年,祖妣陈氏生于正德四年。右才公生一子,曰元悌,生于嘉靖六年,祖妣饶氏同庚。元悌公生一子,曰君利,生于嘉靖三十三年,祖妣王氏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君利公生五子:长曰庆一,生于万历元年,居大展始祖;次曰庆二,生于万历三年,居南岙始祖;三曰庆三,生于万历四年,居邵岙;四子曰耳相公,生于万历六年,居马岙沙峧;五子名不其详,在离河南时中途夭殁。"

  这些记载与《南岙村志》(以下简称《村志》)中关于南岙先祖张复中"约生于明万历三年(1575)前后"的说法虽有巧合,但"因南岙先祖张复中其子代为君字辈",且此前早有椒衍堂,由此南邵两族系张君利之后说很难解释。然而,至于展南邵三族"春节互拜,节庆往来"也是不争的事实,确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似有亲情,且三族排行相同。至此可以推定:展南邵张姓,组合的情形可能较为单一,即同属著名的"清河衍派"。其根源就在古代的河南中州府(今开封一带)。但自河南迁至普陀的中间转折仍难定论,留待考证。

确凿的时间,海岛古建筑的年代标尺


展南邵张氏祠堂,目前是普陀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家族祠堂。因其各自选择的环境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景观效果。这些颇具明清遗风的张氏祠堂,无论是它的形制、规模、历史以及精湛的雕刻,早已越出张氏宗族的范畴,成为海岛家族宗祠的古建代表。这些古老的建筑,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倾诉力",置身其中,仿佛她们都在诉说着遥远的过去:

  南岙椒衍堂,在展南邵的张氏祠堂中似乎没有什么名气,然而它却是第一早的祠堂。据近年出版的《村志》记载,早在明代嘉靖末已建成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这祠堂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已改建为民房,但它"第一早"的地位在张氏族人心中永远也不会抹掉。这不仅它是展南邵第一座始建于明代的祠堂,更重要的它是南岙张氏最早的私塾和私立学校。南岙的一批清代贡生、庠生和近现代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县学、走向大学,有的走出了国门。

  其次是复裕堂,《村志》说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南岙张氏先祖张复中建。"这所祠堂也是位于南岙仓后山南麓,此堂兴建后张氏众家祖堂就从椒衍堂迁至复裕堂。此堂原由前厅、穿堂、正堂厢房等组成,形成里、外两个小四合院。无论是前厅、穿堂都与族人民居相连。最初,这些宅子里住着君字辈的大房、二房两房族人。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住宅的主人也作了多次更换,但住的仍然都是张氏后人,最多时达30多户、100多口人。1968年2月因附近民居失火被毁。复裕堂始建年代可能也是根据族人口碑记录的,但复裕堂由张复中主持营建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位于南岙狮子山南麓的务本堂,是展南邵张氏目前保存的最古老的一所祠堂。《村志》记载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前后南岙张朝卿第三子张公美建,属复裕堂下第三房支祠堂,故三房也因此而得名。"务本堂自创建至今,曾作过多次修葺,但这座作为清初建造的古祠堂,也可以算是研究社会历史、建筑史等领域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垂裕堂是最有确凿始建年份的祠堂之一,《村志》中记载为"清雍正八年(1730)张振槐建,属南岙张氏复裕堂大房祠堂。原由墙门、穿堂、正堂三进组成,两厢建有楼房。"可惜,这座具有三进规模的祠堂,在1955年因年久失修倒坍后拆除,1970年在原址东南的仓后山南麓重建垂裕堂1间,占地只有原来的十几分之一。因垂裕堂创建人张振槐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国学生,为南岙张氏清代学士之首,因此张氏族人对该堂的始建年份也特别关注。

  清乾隆年间,随着南岙张氏考取监生、庠生的人数增多,各房派经济也迅速发展,张氏族人又建造了两座支祠堂。即一座位于狮子山南麓的宽裕堂,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南岙张廷琇建。属张氏垂裕堂第二房下叔、季两房祠堂。现存墙门、正堂各1间。这座祠堂是目前南岙张氏保护较完整的一座,虽然中间的厢房已改建为民宅,但墙门和正堂基本上还保存着乾隆年间始建时的原貌。另一座是位于鲁家园东侧的宁裕堂,该堂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张志渊兴建。原是建在24间走马楼的中间,由墙门、穿堂、正堂组成。走马楼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遭强台风多次侵袭损坏严重,至六十年代拆除后改建,宁裕堂也经多次重建后保留1间。

  现存规模最大的是大展百忍堂,虽屡遭毁损,但仍不失为普陀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据说,明季定居展茅的张氏,依靠经商和经营土地等致富,到清代中期在舟山等地已有田地3600余亩。经济的繁荣,使得张氏族人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十分需要有一个彼此相助,互通信息的议事场所。为迎合这一需求,"嘉庆年间,由高道地志显公、七份头志娥公两人发起建造了百忍堂。"上世纪九十年代修的展茅《张氏宗谱》真切地记录了这一事实。今天的张氏后裔的说法,又印证了这一事实。原张家村老年协会会长,今年75岁的张炳荣老人说:"百忍堂建在张家村的中心地段,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由前厅、正殿、厢房等组成。该堂是展南邵张氏祠堂中唯一有碑文载明始建年代的祠堂。"百忍堂还是展茅张氏族人澹人先生民国初办学的地方,站在当年做校舍的殿屋里,似乎看到学识渊博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朗朗的读书声穿越时空,回荡在我们耳边。

  值得一提的张氏祠堂,还有展茅的永思堂、茂林堂,邵岙的百忍堂、宴余堂,传说都是始建于清代中期,均为展邵两地振字辈先祖所建。永思堂是一座高达12米的九架堂屋,据说还是舟山单层祠堂建筑之首。民国二十八年秋,还出了一件震动东乡的大事。一位曾任张氏祠堂幹首的后裔回忆,民国时沈家门首任镇长张晓耕,原籍是大展张家,幼时随父定居沈家门。曾留学日本,毕业回国后在沈家门等地办学、赈灾、办企业,颇有威望。1939年6月日军占领舟山后,几次叫他出任伪职,都被他拒绝。不久他为摆脱日本人的纠缠回老家隐居时病逝,他的遗体就放在永思堂。第二天日军30余人来张家扫荡,扬言要将祠堂与他的遗体一起烧掉,张妻出示张在日本留学的毕业证书,日军才愤愤离去。留下了张晓耕"活着为民办事,死后保护祠堂"的美谈。

  踏进大展张家的大升堂、乾高堂、乾兴堂等大堂前,那交错纵横的如意斗拱,雕刻细腻的门窗格扇以及部分梁架等木构件腐烂、脱榫、开裂的现象和一些柱础、地栿等石构件风化严重的整体风貌,无不体现出清代早中期建筑的韵味。

  纵观张氏祠堂建筑,早期以单层为主,清中期出现重楼建筑。平面布局采用中轴线两侧对称,各祠堂的中轴线上前后有前厅、穿堂、正堂,两侧有厢房或者围墙连成四合院。形成了典型的传统民居风格建筑。南岙的复裕堂、垂裕堂、宽裕堂,大展的百忍堂等,均为白墙灰瓦,正堂用穿斗式梁架,前檐柱置单翘,中堂多设六扇头菱形格扇门,单(或重)檐双坡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并勾头滴水。屋脊为正脊,脊翼及墙门顶脊上使用两端翘起的清水脊形式,可谓神采飘逸。室内装饰雕刻,其内容多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渔樵耕读、历史典故等内容,小巧而精致。务本堂、宁裕堂、百忍堂、宴余堂等都有多次不同的重建年代记录,而每次记录的时间与每一进大式木作结构和建筑风格完整吻合。这些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及祠堂文化都有重要价值,成为舟山地区古建筑的年代标尺。

祠堂匾额,彰显着孝节文化


展南邵张氏不但读书成器,很多人还曾乐善好施。据说在解放初期复裕堂、垂裕堂的庭院、大门上方悬着很多匾额。村里的老人们回忆,那些是因为家里的人有功绩或节烈行为而获得的荣耀。老人们记得最清楚的是在复裕堂前厅挂的清雍正年间官府为张氏先祖张公耀妻陈氏立的"玉莹旌德"匾,但此匾连同其他大部分匾额在文革破"四旧"时毁掉了。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展南邵张氏祠堂还保存着10余幅匾额。虽然有几幅是近年来新复制的,如"张氏宗祠"、"宁裕堂"等,但还有几幅清代遗存的古老匾是比较珍贵的。如一幅是只剩半块的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立的"贡元"匾。另一幅是原来悬挂在垂裕堂正堂,清乾隆十四年(1749)宁波府海防总捕清军驿传分府兼攝宁海县事苏某为国学生张振槐立的"彰信敦义"鎏金横匾,传说此匾是张振槐的上司为表彰他的仗义诚信而赠的。再一幅是至今仍悬挂在张氏堂前上方的"钦旌"匾。此匾是清咸丰十年(1860)张氏世祖张守阡妻缪氏,由于贞节行为被官府上报朝廷得到旌表而立的匾额。堂前的主人说,文革后有一天,他到堂前间翻找杂物,无意中发现"钦旌"匾还完好无损,原以为早被烧掉,不料想丢在杂物堆中得以保存下来。据志载,在清代中晚期展南邵张氏媳妇被官府所推重获得"旌表"的还有多名,如:同治朝旌表的张尚科妻余氏、张守罗妻王氏、张志霄妻韩氏、张尚宝妻吴氏,光绪朝旌表的张志娥妻余氏、张文选妻陈氏、张文佩妻王氏、张文辉妻翁氏等等。但是,这些获得旌表的节妇是否被授予过"钦旌"匾额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孝慈贞节名声之后,必定隐含着张氏媳妇们的多多艰辛。

  再一幅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百忍堂重建时张氏嗣孙敬立的"百忍堂"堂匾。这个闻名天下的堂号,说起来还是有来历的, "百忍"的典故源于唐代的张公艺,《资治通鉴》中说"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李治亲自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艺拿起笔来写了一百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给张公一百尺绸锻。张公艺死后,后人修建"百忍堂"以纪念。张氏各族常以"百忍"为宗祠堂号。"百忍"也是中国张姓家族的家训。据说,展南邵张氏先祖也十分重视用"百忍"家训来教育后人,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写成诗训,挂在百忍堂的墙壁上:"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南展航。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鼎甲慕宗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和睦宗亲能禀训,诚缘世俗纯情扬。"诗训不仅标明了张氏家族源于"清河"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告诫子孙要时刻牢记"以孝为本"、"重教兴读"、"和睦宗亲"的做人道理。但在这次调查中只见到"百寿"和"百福"两匾,未曾看到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相合拍的"百忍诗训"。

  "百忍"家训从唐代到现代,从寿张到展南邵,一代又一代在全国各地的张氏家族中沿袭和流传。历史的辉煌似乎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但张氏先人"孝友传家、百忍家声"的懿德嘉行至今还在滋养着子孙后代。展南邵张氏,不乏有张振槐、张廷璋、张守坤、张笏卿、张康甫等光宗耀祖的清代学士,象张晓耕、张阿法、张阿世、张孝恩等深明大义,很重民族气节之士也屡见不鲜。张氏族人上海办报、舟山办厂以及"彰信敦义"、"官府旌表"的故事和遗存都是印证。至今张氏保存的每一幅匾额都是一件历史文物,见到任何一幅匾额,都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南邵张氏祠堂,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乃顽强的保留下来,而且还在于她承接了富有浙东传统建筑特色的"四合院式"文化,体现了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的特点。祠堂建筑的装饰木雕、石雕、彩绘所构成的优美图案,从工艺手法,到图案内容,无不散发着海洋文化的魅力。它在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蕴含了张氏后裔在展南邵"繁衍生息,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张氏祠堂是舟山普陀悠久历史的见证,是研究舟山地区清代建筑结构的重要实物依据。因此,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