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嵊山岛的远古魅影(图)

发布时间:2014-02-08 21:06:46

 

    嵊山,在传说中有过一个类似柏拉图的大西洲那样的神秘沉沦在海底的古代都城,人们叫它——东京。

                     一 嵊泗列岛上的“天涯海角”

    嵊泗列岛中的“嵊”字代表的那个岛屿远在列岛的东部尽头……

    那就是“嵊山岛”,行政建制为“嵊山镇”。

    一个古代叫做“陈钱山”和“尽山”的地方,如今有“东海渔都”的美誉和“渔岛”的别称。

    黄土、黄河、黄帝……中国的主体文化黄土文化掩盖了海洋文化的耀眼光辉,但是,海洋的意象自古不曾湮灭,《山海经》就连山带海地谈山说海。

    中国最著名的俗语里有“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为家”的说法,表述的是遥远和宽广的地域概念,结合最温馨亲密的“兄弟”和“家”的人伦概念,最遥远无情的异乡、陌生人就成为最温馨安全的“家”和“兄弟”了。

    遥远和宽广的经典表述自然是“海角天涯”,中国境内可以称得上“海角天涯”的地方也不少。

    东海的一个“海角天涯”,就是海上千山尽处的“嵊山”。

    明代郑若曾《江南经略》卷八上《洋山记》云——

    “舟山诸山者,两浙之屏翰也。崇明诸沙者,三吴之屏翰也。定海海外非止一山,舟山其魁焉耳。舟山之东北有灌门、长涂、代山、衢山,西北有马墓、两头洞,东南有沈家门、乌沙门、石牛等山,衢山之东北有马迹山,马迹山之东有陈钱、壁下二山。

    陈钱者,中国海海山之尽处也。”

    海钓人都知道:嵊山岛往东乘快艇两个小时左右,到那个在地图上叫做“童岛”又标有“海礁”的礁石上,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界碑。

    在嵊山到处可以感到山尽海尽的意味——

    镇中心的广场叫尽山广场。

    店家命名自己的商铺为“尽海”。

    城市唯一的街道是通过一个隧道与大洋直接连通的,那里,东南洋面的四季海风不断灌进城里。

    后头湾规模巨大的几个荒村最东边面朝大洋的就叫“东方村”。

    嵊山岛东南方向那个鳗鱼头形状的孤立小岛,被海风海浪雕凿成为赤裸裸的“骨感”礁石岛。

    在鳗鱼头岛的附近海面上,一字排开了一列海上绝壁,迤逦千余米,高耸数十米,坚固威严,犹如海上城墙,那就是著名的东崖绝壁。

    在嵊山官方网站上有一个 “嵊山飞来石”的图片,我经过与我拍摄的图片反复比对,发现那块“飞来石”如今已经“飞去”!可以想见海风的强劲势头,如何吹折一块不知屹立了多少年的飞来石!

    面对嵊山,我的情思喷涌而出,胡诌了几句打油诗——

    尽山尽海处,嵊山渔岛美。
    碧山对碧海,荒野余荒村。
    沧海耸绝壁,深山藏海岙。
    人在琉璃游,舟在波谷漂。

                     二 “东海渔都”上的东京魅影

    枸杞岛和嵊山岛像一对姐妹或兄弟,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拱卫出一个巨大的渔港。每到鱼汛旺发季节,渔港里几个省市的千万渔船云集,常年人口一万人左右的嵊山就平添了数万人口,历史上有过十多万渔民同时进驻渔都的记录。

    舟山群岛是世界四大渔场,中国最大渔场,嵊山渔场又是舟山渔场里的最大渔场,因此,号称“东海渔都”,旅游上,就美誉为“渔岛”。

    有一首民谣唱的是妇女对渔船的感受——

    阿拉嵊山渔船多,
    妇女们呀看船去,
    来来去去交通船,
    红红绿绿打烊船,
    结了隔了福建船,
    船上加船背子船,
    两头尖尖北仑船,
    排排平着冰鲜船,
    红旗飘飘高产船,
    寻找鱼群带头船。
    部队货轮弯头船,
    旁边抛着北头船,
    这只脚是椒江船,
    现在只只是铁壳子,
    90年代东门钢质渔轮船,
    海洋渔业大发展。

    嵊山,这个海里藏鱼海面荒凉到“山穷海尽”的地方,在传说中居然有过最繁华的古代都城,就叫“东京”!

    ——沧海的荒凉与都城的繁华,这种对比度太过强烈的现象并列,究竟出于人们的害怕荒凉、虚构繁华的心理需求,还是神秘的历史原本如此沧海桑田?

    今年盛夏七月的一个黄昏,我们在渔港边游逛,身上背着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

    一位七旬老者从东边马路上向我们走过来,他实在是来自一条普通小巷,却又像是来自东海的一个神秘的深处,历史的一个遥远的远处。

    他像一个神秘的暗示、隐喻或象征。

    他看出我们是旅人,于是和我搭话。

    他想表述的是小岛的神秘历史。

    老人名叫陈根来,他幽默地给姓名掐头去尾,起了个笔名叫“东木米”。

    老人的叙述,结合舟山群岛不知何年何月就有了的“坍东京,涨崇明”的传说,我们的脑海于是在上海和海上之间搭建了一个沧海桑田的经典画面——

    东海之东,上海之东,海底,传说中有过一个类似柏拉图的大西洲那样神秘沉沦在海底的古代陆地,人们叫它——东京。

    他后来在我带领几个学生去访问他时,给了我一个极其普通的手抄本,我把60余页都拍摄成了数码相片。

    第四个故事 《皇宫和三脚炉的故事》写道——

    陈钱的东北面大约十五海里左右的海底有一批石城,海底有许多古代留下来的石块砖瓦等等。传说在解放前,有一只大捕船,就在这里捕上来一个皇帝用的金狮玉印。

    据悉,科学家通过海底物质例如海盐的考证研究认定,地中海在几千万年前曾经在干涸沙漠和汪洋大海之间反复地 “沧海桑田”,那么,嵊山海底的远古皇都传说就不一定没有道理。

    这就是浙江沿海尤其是舟山群岛流传久远的“坍东京,涨崇明”传说。

    古代石城究竟如何?有待海底考古发现。从崇明岛的形成只有一千多年历史来看,这个“坍东京,涨崇明”的传说也只有一千多年历史。

    老人的手抄本写道——

    海底的许多石块和砖瓦,是皇宫留下来的建筑物,别的地方建筑物少,都被泥沙吞没了,而皇宫建筑物又高又大,所以没有被泥沙吞没。下面还有许多宝贝等着你们去打捞。

    老人写下的“下面还有许多宝贝等着你们去打捞”,像是来自海底和古史的呼唤……

    在嵊山,除了“坍东京”和“金狮玉印”传说,还有“石人”传说,“外国字”传说,“大铁锚”传说。

    隐隐约约表述的是,嵊山作为国际航线边的小岛,在没有现代气象预报和导航设备的时代,中国渔船如何在神秘的“石人”呼声中避险,不友好的外国船只如何在石人的误导下遇险……

    在中国人还没有人认识外国字的时代就有外国人到石头上刻“外国字”……

    在某朝某代有某国某船沉入海底,大铁锚锈迹斑斑,如今,退潮时还依然露出海面……

                     三 海疆门户上的烽燧递铺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竹篱茅舍,护卫的哪怕只是草窝,也有一分安全感。

    国家国家,家国一体。

    古代中国海上的国门、家门也如同竹篱茅舍那般简陋地孤悬海外,古人叫做“外藩”,叫做“海疆门户”……

    陈根来老人手抄本里的《外国字和铁锚坑的故事》写道——

    有一天,一只外国大帆商船经过陈钱山洋面,老大看到山上发出好多金光。他知道这块山上一定有什么宝贝。于是老大就把大船靠在陈钱山东面离山不远的地方,放下舢板,带着几个船员,来到这个发出金光的地方。他看到山上是一块巨石发出来的光。这块巨石很大,谁也拿不动这块巨石,外国商船老大认为这是一块宝石,他就拔出宝剑,在这块宝石上刻了一批字,就又回到大船上去了,船起了锚,又拉起了帆。就在这时,忽然刮起了东北大风,风和浪一起把这只大船推到礁石上……船员全部身亡了,可大船上的铁锚也落到了一个石坑上。这个铁锚很大,大约有一千多斤。潮水退下去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后来人们把这个坑叫做“铁锚坑”……后来大陆来了一位教书先生……他一个字也不认得。他说我们中国没有这样的字,这是外国字。从那时候起,人们就把这块宝石,叫做外国字。后来部队大建设把这块宝石打掉了。

    这个十分平和的传说再现了外国船只经由嵊山的一个画面,看不到政治的纠葛和军事的冲突。

    海疆门户自古就烽烟四起。早在宋元之际,就有一个叫梅应发的人在1259年成书的 《四明续志》里描述了当时明州知府吴潜“朝夕思惟”后指令创设“海上十二铺”的军事设施一事——

    自定海水军招宝山至烈港山,自烈港山至五屿山,自五屿山至宜山,自宜山至三姑山,自三姑山至下干山,自下干山至徐公山,自徐公山至鸡鸣山,自鸡鸣山至北砂山,自北砂山至络华山,自络华山至石衕山,自石衕山至壁下山,此大海洋之中十二铺也。

    这“海上十二铺”从招宝山开始,经由沥港(“烈港山”)、大洋山(“三姑山”)、徐公岛、绿华岛(“络华山”)、花鸟岛(“石衕山”)再南下壁下岛。壁下乡今属嵊山镇。

    从《宝庆四明志》来看,这种海上传递军事信息的递铺在当时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斥堠铺。

    那段文字说:“绍兴四年勅江浙州军置斥堠铺,专差铺兵传送文字。今府界内铺凡十七,兵一百一十二人。象山、昌国率乘海潮往来府县,故不置铺。”

    显然,后来吴潜的海上十二铺就是斥堠铺,属于更军事化的递铺。

    花鸟岛和壁下岛两铺,孤立海中,四周没有陆地,当云气昏塞风雨晦暝之际,即使当面也无法看见对方,守备水军如何能够用烽火传递军情呢?何况,海盗与水军不共戴天,如果只有几个人在孤岛上执勤,遇到海盗,简直就是砧板上的肉。

    往来经商的船只,时常与海岛的贼船混淆,夜里停泊,也会举火,烽火与船火混杂,何以辨识?

    吴潜指示,遇到旗烟号火无法看见之时,就举炮为号,那么云气昏塞就不足以阻隔信号传递。

    至于每夜举火为号,则必须五起五落,等到对方有了应答,举火一方才可以停止举火,于是,商船举火不足以混淆水军信号。

    孤岛兵少势弱,容易遭致贼手,那么就在有人烟的岛屿上増加居民人数,优选膂力强悍之人,发给他们兵器,那么他们与水军互相之间也可以保护对方了。

    嵊山的军事价值,在明代郑若曾的《江南经略》里有明确表述——

    陈钱者,中国海山之尽处也。倭楫击空明而来,万里风涛,茫无际涯,望见陈钱则喜中国将近,有山可泊。既至陈钱,然后南北分?……

    倭寇在万里风涛见到嵊山,就知道接近中国大陆本土了,到了嵊山,就开始向南或向北行动。

    清代孙承泽撰《春明梦余録》卷四十二《兵部一》引述了“海防总制”胡宗宪的说法——

    陈钱诸岛尤为贼冲三路之要,兵部原题副总兵俞大猷统领战舡驻扎海上,防贼截杀,则如陈钱乃其所当屯泊。

    嵊山,就是“沿海藩篱”中的重镇。

    据民间传说,现在护卫着渔船的箱子岙渔港还是俞大猷给取名的——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 (即公元1555年),东洋倭寇频犯东南沿海,明朝廷委派俞大猷将军率舟师剿灭倭寇。

    告捷后,俞大猷抵达陈钱岛北边岙口。

    一进入岙口就风平浪静,于是,俞大猷立即下令抛锚停泊,安顿休整。次日清晨,俞大猷带领少数参将和随从登岸上山,一直爬到了万金山山顶。

    向南望,海面上波涛汹涌,泛起一片片白浪,猛烈的东南风吹得将士们几乎站不住脚跟。朝北看,岙口里平静如湖,停泊的船队旌旗飘扬,威严整齐。

    他看到岙型如同开了盖的箱子,船队正好停泊在“箱子”里,于是说道:我军将士若能天天停泊在箱子一样的岙口里该多美啊!

    俞大猷得知岙口尚无名称后说:“那好吧!就让本大帅赐一次名吧,这岙口三面环山,型如箱子,就叫箱子岙,你们看如何?”大家齐声回答:“大帅所赐地名极妥。”

    从此,箱子岙的叫法就一直延续至今。

    本文由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之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调研与宣传团队合作完成